当声音化为廓形,时尚成为另一种乐章
2025年9月2日,东京涩谷Hikarie Hall B,A-JANE在Global Fashion Collective的秀场上,呈现了全新2026春夏系列《KLANGKANTE》。舞台氛围冷冽而锐利,黑白光影交错,模特们仿佛穿行在一场声音的雕塑装置中。
作曲家与“时尚作曲家”
设计师 Alice Jane Chang 出生于马来西亚,曾在德国弗赖堡音乐学院深造 Neue Musik(新音乐)作曲。她从声音的解构、不和谐音、微分音阶中汲取灵感,逐渐将这些音乐结构转化为视觉语言。2017年,她创立了 A-JANE,将自己定义为“时尚作曲家”(Fashion Composer),用衣服谱写可以触摸、可以穿戴的乐章。
在她的哲学里,时尚与音乐并不是两个平行的领域,而是一种跨界的共振。每一季系列都是一次对“感知”的实验与哲思:从《Perception》(感知)、《Dissonanz》(不协和音),到《Refraction》(折射),她不断探索现实与感官的边界,质问“我们如何看见、如何聆听”。
从《Refraction》到《KLANGKANTE》
在东京发布的SS26新系列《KLANGKANTE》(德语意为“声之棱角”),是她延续声音哲学的又一次进阶。
前作《Refraction》如其名,隐喻光与电波的折射,象征人类重构可能性的能力。系列从自然纤维的利落剪裁开始,逐渐过渡到金属感面料、全息光泽与3D等离子波纹,完成了一次从“现实”走向“未来”的蜕变。
而《KLANGKANTE》则直接取材自德国作曲家 Helmut Lachenmann 的先锋之作《Pression》,用锋利的剪裁、不对称的廓形与层叠的结构,将“噪音、压力与静默”的质感具象化。
服装中的“声波”
这一季的设计中,声音被转译为形态:
廓形:锐利的肩线、外扩的裙摆、雕塑感的层叠,像是空气中被定格的声波;
面料:从棉、天丝、黏胶等可持续纤维,到高光泽的金属感材质,形成“静与噪”的对撞;
色彩:黑与白构成根基,银色带来冷冽的金属质感,而荧光绿像一声突兀的噪点,打破平衡;
细节:2D几何图案与3D立体结构交错,仿佛声音的压缩与扩散。
在秀场上,几件核心单品尤为突出:
· “Sonic Blade”外套:袖口与翻领仿佛声波的尖刺,锋利而张扬;
· “Pressure Form”礼服:层叠的网纱与欧根纱,热压形成波纹状结构,仿佛声音的失真与压缩;
· “Wavefold”裤装与披风:侧面拼接的立体面板模拟声波起伏;
· “Decibel Armor”连衣裙:黑银镜面般的高光材质,肩部如同声场中的混响。
这些作品不仅是衣服,更像是“声音的雕塑”——每一个剪裁都是音符,每一次分层都是节奏。
文化与可持续的双重姿态
A-JANE 的设计从不只是形式实验,她同时将时尚视为文化思考的媒介。
《KLANGKANTE》体现了一种 后工业、后人类的姿态:它质疑传统“美”的定义,正如先锋音乐拒绝“悦耳”,而转向“真实的表达”。在这里,服装成为抵抗与重塑的工具。
同时,品牌始终关注可持续性。从精细工艺延长衣物寿命,到部分采用天然纤维,再到零浪费打版的尝试,甚至每年举办二手作品转售活动,A-JANE 努力证明——前卫设计同样可以是负责任的。
“我们为个体设计”
在多元与包容的维度上,A-JANE 的立场鲜明:不为性别、不为种族、不为类别设计,而是为“个体”设计。她强调,服装应当成为人们表达自我、抵达身份的语言,而非框架。
当时尚成为音乐
最终,《KLANGKANTE》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秀,更像是一场声音的演出。它冷冽、激烈、精密、混乱,正如噪音与沉默并存的音乐。Alice Jane Chang 让人们看见:
时尚并不仅仅是装饰身体的外壳,它也可以是一种声音,一种抵抗,一种未来。
标签: